【南京日报】中科院院士黄维为南邮师生上思政课 —— 守家国情怀初心 承科技报国使命

2019-10-08

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维           (南邮供图)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作为一位科技、教育工作者,只有把个人理想、追求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紧密结合在一起,人生才更有价值。”10月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亚太工程组织联合会主席黄维来到南京邮电大学,结合自身求学、工作和科研经历,为师生带来一堂题为“守家国情怀初心 承科技报国使命”的思政课。 

黄维说,北大“常为新”的氛围和指导老师唐有祺院士的家国情怀、学术担当、社会责任、奉献精神和战略眼光深深影响了他。毕业留校后,他留意到有机光电子这一新兴领域,于是放弃了本来从事的物理化学和计算化学研究,走上了一条 “少有人走的路”,先后把研究领域转向纳米材料和光电高分子材料,后又把研究方向锁定在国际前沿学术领域——有机电子学。 

“上世纪90年代,我离开学习和生活了多年的北京大学,到新加坡做博士后研究,在那里,锁定了聚合物发光二极管显示研究,成为国际上最早从事这一领域研究的学者。”黄维介绍,(下转A4版)

(上接A1版)有机光电子是融合了物理、化学、材料、电子、信息等多个学科的交叉领域,是一条崭新的道路,没有学术积累、没有人才队伍,一切从零开始。在海外的十几年,他参与创建国际知名的新加坡材料研究院,创立国际信息显示学会新加坡—马来西亚分会等,在学术研究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多个理论,引领了这一富有挑战性的新兴领域的发展。 

“不忘初心,就是要心怀祖国,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黄维说,“家国”是他不变的情怀,“报国”是他坚守的初心。怀着发展中国有机光电子领域研究的愿望,本世纪初,他放弃国外事业积累,回到国内,白手起家,从头做起。 

“不忘初心,就是要奋力拼搏、担当作为,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和才智尽其所能奉献给祖国;勇于创新,敢于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黄维说,“打造中国的先进材料研究创新创造旗舰”是他的中国梦,回国后,他坚持一周7天、每天15到18小时的工作常态,通过不懈努力,先后在他工作过的复旦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建立团队,并在柔性电子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令全球同行瞩目的成绩。 

“在‘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英雄模范中有多位科学家,我们科技工作者应该以他们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攻坚克难、不断开拓创新、不断攀登科学高峰,承担新时代知识分子科技报国使命。”他寄语在场青年学子,不仅要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而自豪,更要把自豪感转化为时代责任,瞄准世界科技前沿,以铁人王进喜的精神激励自我,矢志不渝自主创新。

现任西北工业大学常务副校长的黄维同时兼任南京邮电大学信息材料与纳米技术研究院院长等职,思政课后,他将参加南邮信息材料与纳米技术研究院的工作汇报会。 

“这堂生动的思政课具有精神引领作用。”南京邮电大学叶美兰校长勉励师生们以黄维为榜样,面对困难挑战知难而上、敢于拼搏,共同努力把南邮建成电子信息领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

 

来源:《南京日报》2019年10月05日 A1、A4版

网址:http://njrb.njdaily.cn/njrb/html/2019-10/05/content_549894.htm?div=-1 

其它媒体报道:

【交汇点】中科院院士黄维:把“为祖国自豪”变为创新动力,奋力解决“卡脖子”问题20191003)

【今日头条】国庆假期,中科院院士为南邮师生上思政课20191004)